菜市场文化历史悠久,据记载,第一家中国传统菜市场诞生于1421年因明朝经济中心北移在北京被创立。至此,已按照这样的模式运营了近600年。
2018年中国生鲜行业市场交易规模已增长至1.91万亿,交易活动中超市主导完成的仅占22%,73%则是由传统农贸市场主导完成的。菜市场依然是生鲜销售的主流渠道。由此,除了建立新模式、探索新业态,存量的菜市场“提档升级”依然大有可为。
西安智慧农贸技术研究院洞察零售发展的趋势、结合日益明显的社区小商圈化社会形态,并借鉴杭州及国外成熟的生鲜零售业态模式,以1500㎡-3000㎡经营面积划分了A、B、C三个核心业态,根据不同的场景选择不同的方案,为周围1公里范围内居民提供日常所需的生鲜、食品及生活用品。
一、为什么要做存量市场的改造?
我国逐渐步入老龄化,而一、二线城市也往往是老龄化程度最高的城市。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截至2017年底,我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为2.41亿人,比上一年增加了1000多万人,占总人口比重17.3%,比上一年增加了0.6个百分点。
据多个部门专业人士发布的预测,中国60岁及以上人口比重,在2030年将达到25%,2050年或达到35%②。
而人口老龄化的特点之一就是小商圈化,通常老年人愿意出行购买日常所需食品用品距离不超过1000米。而一般市区通常每500-800米就有一个菜市场,这将导致菜市场成为老龄化人口最为适合的日常购物(特别是生鲜产品购买)的商业形态。
据统计,市区内标准菜市场与非标准菜市场比例几乎以1:1的比例共存,且平均每个菜市场经营面积约1500㎡。
传统的菜市场庞大的数量不仅是生鲜消费的主流渠道,还是优质的存量物业。
随着消费升级以及消费者食品安全意识的提高,对高品质商品和良好购物环境的诉求将日益增加,菜市场将向环境更好、品类更全、购物体验更舒适的新型菜市场方向转化,以解决以往摊位环境差、管理不规范、品类不全、加工不便、业务组合落后以及年轻消费群体不愿去菜市场购物的情况。
二、到店业务:与邻为伴,与邻为善
到店业务是西安智慧农贸技术研究院的主要业务模式,包括自营生鲜、生活馆和传统、新建农贸市场提档升级。
而在农贸市场提档升级方面,2019年初,西安智慧农贸技术研究院结合国内外农贸市场多年的房地产开发和运营经验,专注自主研发新型智慧化农贸市场并成功根据市场需求设计出三套生鲜零售业态提档升级模型,致力于将线上流量引导至线下。
三、到家业务:适应年轻人群需求
西农拼团是一家有温度的社区电商平台,以社区便利实体店为依托,通过“线上预售+线下自提”的方式,将生鲜、花卉、水果、蔬菜、地方特产、纯手工作坊、网络爆款、进口商品、百货、精品服饰、日用品等几千种商品通过“社区团购平台”以限时特卖的形式,卖给门店周边的消费者,所有商品今日下单,隔天到社区门口自提,享受100%售后。
西农拼团坚持线上线下同价,既方便附近居民购买非本地产生鲜、食品,也保持价格优势,又增加用户粘性。
四、供应链优势
在供应链方面,西农拼团借助多年供应商资源的积累,对接产地货源、产品优质丰富。
在商品上,西农拼团通过结构优化不断改善毛利率。在品类经营上会加大新鲜食品类的占比,同时也为吸引更多年轻顾客群。在商品开发上,精选西北优质产品,走到源头去、到基地直采,强化差异化、提升商品的性价比,陆续开发面制品、肉类、水产品等。
结语:
农贸市场是一个具有公益性和公用性的产物,农贸市场提档升级也应该围绕这个规则做出从设计、改造、管理、数据、供应链供应的一系列智慧化的破壁。借助资源优势和生鲜零售业态发展趋势的洞察、对市场文化和生鲜行业的深刻理解,围绕存量菜市的提档升级提出标准化和个性化的设计。西安智慧农贸技术研究院可以预见的是,在生鲜零售行业的新零售浪潮下,围绕农贸市场改造创新依然大有可为。
参考资料:
- 数据来自于中国产业信息《2018年中国生鲜行业市场交易规模及发展前景预测》
- 数据来自于21世纪经济报道《2030年中国老龄人口比例或达25% 应对老龄化需加强顶层设计》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