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种模式是农户通过农民合作社与商家签订销售意向协议,将生产的农产品直接供给商超。该模式也叫做“农超对接”,是我国近年来重点鼓励的农产品流通模式。商超凭借自身资金、管理、技术等方面的优势参与农产品的生产加工与流通过程,并以其信息、技术、物流等方面为农业提供条龙服务,使农户与市场之间无需流通组织也能有效连接,达到缩减流通环节,降低流通成本的目的。
这种模式流通环节较少,降低了产品的价格,提高了商超行业的市场竞争力,同时有利于实现系列农产品生产、加工、销售链的建立;对于农户方面,极大地降低了市场的不确定性影响农户的种植,避免了农户的盲目生产。从消费者角度看,产品价格的降低同样也是消费者最大的福利。
现阶段农产品流通存在的问题
虽然我国的农产品的流通渠道和方式在不断发展与完善,但仍然存在以下几点不容忽视的问题:
流通的组织化程度较低。当前我国农产品的生产主体和流通主体均是以农户和从事农产品批发与零售的个体户为主,组织化程度高的龙头企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社等流通主体的发展还相对不足,且现有的大多数农民专业合作社运营能力弱,农业组织化程度较低,对农产品流通效率具有较大影响。
流通渠道链条冗长。目前,以第一种模式为代表的自产自销模式在我国仍占主导地位,虽然己经有“农超对接”这种极大减少中间环节的流通模式,但是在农产品流通所占比例很小,农户的利益被严重挤压。
农业信息化程度低。由于农产品生产的滞后性和长周性,生产者很难改变生产计划。农民难以获得销售渠道和物流信息,盲目生产,若位于中间的收购商缺位,则大多数农户的农产品将面临销售困境。
订单履约机制不健全。产销双方达成合作意向后,签订的协议对双方行为约束效力不够强。在现实中,契约的执行情况很差,尤其是批发商,他们作为买方,往往更容易违约,这种情况给农户带来了更大的风险。
农产品流通中运用技术含量较低。由于农产品自身的高含水量、易腐性等特性,在运输流通过程中如保鲜、防腐、防损伤等技术对产品质量保持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但现阶段渠道建设和技术水平均有待提高。
农产品流通创新之路
针对目前存在的问题和我国的实际情况,建议从以下几个方面改进和创新农产品流通方式:
首先要结合每个地方的优势资源,对主导农产品进行合理选择,改变传统的生产布局,在降低生产成本的同时建立规模生产基地,从根本上提升农产品生产率,实现农产品的生产区域化。
其次从规模和实力的角度入手,加大农产品流通合作社的建设力度,鼓励农民以组织化的形式参与市场,从规模和效益两方面提升农民参与市场交易的程度。鼓励加工企业收购和加工相同的农产品,扩大龙头企业的规模,在一定程度上缓解龙头企业的稀缺性,通过合理的企业竞争制衡企业的违约行为,最终实现生产和经营单位组织化、集团化。
再次是应用并推广互联网技术,如利用物联网技术跟踪农产品运输动态,执行最优路线规划,采用先进保鲜技术,降低流通损耗,利用网络互联科技来推广宣传农产品信,利用电子商务平台促进交易数量和金额的提高,优化服务水平等,实现农产品流通的智能化和精简化。
最后要依据市场实情,对市场法规进行完善,确保公开、公平交易的正常开展。加大市场管理的执法力度,保证竞争的合法性和市场交易的有序性。建立农产品质量标准体系,同时对其认证和管理体系进行完善,实现市场管理制度化以及秩序规范化。
结语
农产品流通环节关系到整个市场的运作体系,与社会经济特别是农村经济的发展密切相关。传统的农产品流通模式在一定时期内满足了市场的需求,但是其信息不对称、流通链冗长等问题日益凸显。在电子商务、大数据、智慧物流快速发展的今天,农产品的流通要借助新思路、新设备、新技术,整合产、供、销资源,创新流通方式,促进农产品流通快速健康发展。
作者:阚旭/中国农业大学农业规划科学研究所
评论